客戶服務中心熱線
0759-6629232
三是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和科學精神相統(tǒng)一。書稿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為依據(jù),緊緊把握“兩個必然”的歷史規(guī)律,深入闡明“兩個決不會”的歷史依據(jù),堅持以史立論、論從史出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對所涉史料和重大歷史結論都以權威文獻資料為依據(jù),在充分占有和深度解讀史料文獻的基礎上,深入進行研究,嚴格考證對比,力求準確權威。緊緊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基本問題進行深入闡述,幫助讀者從更加廣闊的歷史視野和理論視野認識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書稿還注重有針對性地回答人們的一些疑慮和困惑,回擊長期以來西方一些人散布的對社會主義的攻擊和污蔑,引導讀者全面客觀、科學辯證地看待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的重大問題,深刻認識和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
四是堅持通俗易懂和良好閱讀體驗相統(tǒng)一。書稿堅持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方向,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努力適應時代要求和讀者需要。在體系結構上,力求重點突出、線索清晰、提綱挈領、嚴謹周詳;內容安排上,力求史料扎實、觀點鮮明、分析透徹、有理有據(jù);在語言表達上,力求簡潔明快、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措辭規(guī)范;在版面設計上,力求新穎而不失莊重,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各章配有具有代表性的歷史照片,以增強說服力、感染力和可讀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認識中國共產(chǎn)黨,就要認識黨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yè)。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特別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一百年來矢志不渝、砥礪奮斗的歷史,是一部為主義而獻身、為理想而奮斗、為信仰而堅守的歷史,無數(shù)志士仁人為之前仆后繼、奮不顧身,數(shù)以億計的人民群眾緊緊追隨、英勇斗爭,演繹了無數(shù)動人的故事,建立了光耀千古的歷史功勛。我們要從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歷史特別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恢弘歷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和信心,接好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接力棒”,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不斷作出新貢獻。
來源:《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30日 07 版)